快好知 kuaihz

从一所农村校三十年的变迁看改革开放

1988年7月,大专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宁阳县东部的一所乡镇初级中学——宁阳二十中当老师。这是一所新建学校,占地约50亩,当时正值“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时期,学校由全镇群众集资兴建。进入学校,正对校门口的是一块“捐资助学、功在千秋”纪念碑,碑的背后镌刻着各界人士捐资助学姓名和数额。

学校位于镇政府西北角,远离闹市区,占地面积虽小,但布局合理,中部是办公用房,两旁是宽阔的教室,后半部分是实验室、教工宿舍、学生宿舍和伙房,操场位于东部,300米的跑道。开阔的学校大门、整齐的红砖瓦房、散发着油漆清香的新课桌凳,让我这个曾在“黑屋子、土台子”读完小学的农村娃倍感欣喜。

后来知道,这所新建学校是全县农村学校建设的标本,随后全县各乡镇通过划地、集资,先后新建了十几所这样的学校,学校编号也从“十七中”增加到“三十中”。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政府出政策、出地,老百姓带着对教育朴素的感情出力、出钱,目的是让孩子们拥有一个良好的求学环境。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家“两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攻坚战全面打响,当时农村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随着适龄儿童入学高峰的到来,八十年代末新的学校“筐子”太小,难以容纳农村孩子就学。宁阳二十中也面临着这样的难题,88年学校新建时只设计了每级6个教学班的规模,而1996年每级需达到12个教学班的规模。

政府为解决教育的“筐子”问题,拉开了新一轮校舍改建、扩建工程的帷幕。记得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各乡镇采取了政府拿一点、群众集一点的融资方式解决学校建设资金方面的难题。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宁阳二十中先后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征100亩土地,新建了两座教学楼和400米跑道的操场,办学规模由原来的18个教学班,扩大至36个教学班,教室也由平房全部变成了楼房。1996年我县顺利通过国家“两基”验收,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从1988年到1999年,我在宁阳二十中工作了11年,由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成长为一名中层干部,再到业务副校长,经历了学校新建之初师生寻找石块、硬化地面的艰苦劳动,目睹了“两基”时期学生家长开着拖拉机整平操场的热闹场面。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支持,促使学校不仅改善了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也连年提升,学校由原来的农村薄弱学校一跃而成为宁阳东部教学质量名校。

2000年,我调入宁阳实验中学担任副校长,2001年任宁阳县实验小学校长,后又担任县教研室副主任。在这期间,宁阳教育又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黄金期——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这一验收旨在推进教育公平,要求城乡学校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实现基本均衡。宁阳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无论是城乡学校之间,还是乡镇学校之间,或者乡镇学校内部,由于过去几年教育投入欠帐较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面对困难,全县教育系统迎难而上,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先后融资2亿多元,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初步实现了全县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2013年我县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

去年,当我再次跨入宁阳二十中的大门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昔日的红砖瓦房已被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所代替;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操场已变成五颜六色的塑胶操场;昔日烟熏火燎的伙房已变成一尘不染的学生餐厅;昔日低矮的教工宿舍平房已成为楼房林立的居民小区。每间教室都安装了投影仪和电子白板,实验室、仪器室及各类活动室一应俱全、设施先进,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全校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这哪是我记忆中的学校,这分明就是一座城市学校。

三十年来,从“人民教育人民办”到实现“两基”,再到“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验收,是我经历的三件教育大事,让我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教育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十年来,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已深入人心,教育投入不断增长,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群众有学上、上好学的愿望得以实现,中国教育取得的成也令世界刮目相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变迁  变迁词条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词条  农村  农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