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语文教学既要目中有人,也要胸中有书

时下国家大力倡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创新能力必须先培养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爱问是儿童的天性,一个学龄前的孩子总会围着大人不停地问“这是什么?”“为什么?”然而,进入中学之后,课堂上问“为什么”的学生反倒越来越少了。

为什么学生渐渐地就不提问了呢?有人认为,这是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失去了质疑的能力。对此,笔者深有同感。

在今年的暑期教师培训会上,笔者听了一节初中语文课,课题是李白的诗作《行路难》,执教者是一位省优质课获得者。这节课名为“思维碰撞”展示课,围绕“诵读这首诗和理解诗的主题”这一学习目标,执教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并适时进行拓展性教学,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听课后,不免让人产生疑问——“思维碰撞”课堂怎么没有思维碰撞的影子?这样的“思维碰撞”课有什么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一书的扉页上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再次印证了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学习“最近发展区”原理。“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教学的有效性就体现在如何抓住学生的认知障碍点、思维矛盾点、情感体验点进行生成性教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生命智慧的目的。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的前提。

回到上例中的语文课,其实,学生读了文本《行路难》后,会产生许多“愤”“悱”问题,如:为什么面对美酒佳肴,嗜酒如命的诗人李白会“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结尾句中“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与“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否矛盾?如果抓住学生的这些认知冲突点和思维障碍点,组织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探究性学习,必然会引导得出“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和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进而理解李白浪漫主义诗作的特点”的结论。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青年教师不是从学生的思维问题入手,而是从教师问题入手,如宴会的档次如何?文中用了什么典故?逐句分析,从头问到尾。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这种以知识肢解为特征的“碎片化”学习必然会出现只有知识,没有思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求结果,不问过程的问题,既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改理念相悖,更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课堂低效也就成为必然。

禅宗认为,人生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表象境界;第二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疑问境界;第三种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本质境界。实际上,这反映的就是人们的认知规律。基于问题解决的整体性学习,遵循了这一认识规律,体现了深度学习的特点。

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进而培养以批判性思维为重点的创新能力,就要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整体性学习。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提出,语文教学要目中有人、胸中有书。可以说,只有做到目中有人、胸中有书,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要目  要目词条  胸中  胸中词条  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词条  有人  有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