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提升学生体质不能缺了“组合拳”

读了蒲公英评论《破解“引体向上之难”,亟待建立体育评价机制》一文,深受启发。将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纳入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评价体系之中,让评价的“杠杆”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情。但是,提升学生体质应该是个综合工程,需要多方发力才能更好地达到效果。

学生的体质状况不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建设和发展的大事。尽管近年来,在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政策后,不少地方相继采取了增加、强化体育课程和活动时间的措施,但各地各校的水平与执行情况不尽相同,其中不乏受考试和社会评价等多重压力的影响,导致体育课程的缺少或健身活动开展得不足。

笔者认为,要将对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重视上升到国家人才储备的战略层面,将相关要求和目标写入文件,强化全社会的认识。主管部门及学校应认真贯彻“以生为本”“阳光体育”等理念,加大体育健身的落实力度,进一步突破体育教学中的诸多“瓶颈”,促使理念不流于形式,而是更趋向名副其实。

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视“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一者,在无其它替代手段的情况下,用中高考“指挥”学生体质达标,仍不失为一项有效措施。二者,发挥学生荣誉的激励作用,比如,在北京市“三好学生”的新标准中,体质要求从原来的“良好”升格为“优秀”,能让家长更加重视,促进学生健身措施的真正落实。三者,把学生体质状况纳入“校评”。由于缺乏有效的奖罚措施,不少学校的体育课和健身活动并不规范或名存实亡,临近考试时更是如此。综上,要想把政策落实到位,得力的督促措施是不可缺失的,与学校利益挂钩的硬指标无疑是最有导向作用的。

此外,有些学校中的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或根本没有专职体育教师,体育课只是作为一些教师的兼职课程,这在一些薄弱学校中更是如此。有研究表明,我国现有中小学约60万所,但体育教师只有约43万人。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正常体育活动又怎能从质量和数量上得到保证?

还有活动场所与设施问题。尽管整体上学校体育设施得到了大幅改善,但在有的农村偏远学校,活动场所和体育设施严重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采取倾斜、补账的政策,尽快改善这些地方的体育设施,以达到城乡同一标准便显得迫在眉睫。对学校体育的投入是否达到均衡,无疑也是“教育公平”的一项内容。

最后,应转变学生家长的观念并争取社区机构的配合。学生的成长需要家校联手,切实转变家长的旧有观念尤为重要。学校及有关部门、社区也要做好宣传、引导,如增加和强化家长学校中有关内容,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与场所,组织未成年人参加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和体育竞赛等。

在全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之时,解决学生体质问题仅靠单项措施远远不够,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采取“组合拳”措施,促使学生健身锻炼落到实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组合拳  组合拳词条  体质  体质词条  提升  提升词条  不能  不能词条  学生  学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