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了蒲公英评论(http://pgy.voice.edu.cn/)作者阚兆成所写的《轻视副课的学校难成气候》一文,作者指出,把课程分为“主课”与“副课”,在实践中极其有害,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对此,笔者颇为赞同。
但要真正让副课受到重视,落到实处,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现实困难是不得不考虑的。笔者认为,构建县域范围内农村学校副课教育中心,有利于农村学校副课摆脱尴尬境地。
副课是指不参加升学考试,或部分内容进入升学考试的文化科目,主要指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这些学科的教学在许多农村学校大都处于一种非正常状态——没有专职教师,由主科教师兼任。有些任课教师是从主科教学岗位上转岗过来的,副课教育专业素养欠缺,无力胜任更重的教学任务。此外,副课教学时间被挤占现象严重。
造成农村学校副课教学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受急功近利、功利主义的办学倾向影响,不重视这些不参加升学考试或没进入学校教学质量评价范畴的课程。
其次,农村学校学生数相对较少,班级额小,目前主管部门主要按照生师比标准给学校配备教师,而按照此标准,配备足够的主科教师都比较困难,只能牺牲副课教师的配备,因此造成专业副课教师的缺乏,退一步说,即使配足了副课教师,其基本课务量也没有保证,不少副课教师转行教主科。
第三,因副课不受重视,副课的教学质量的监督评估也形同虚设,副课教师在学校的地位、职称晋升和评优评先方面得不到应有的公正待遇,同一学校某一副课往往只有一名教师,教学交流、教研活动难以开展,考核评价缺乏比较,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外部约束力和内部驱动力都明显不足。
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副课的尴尬境地,对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将副课的教学管理和评价职能从农村学校的管理中分离出来,建立县农村学校副课教育中心,实施统筹管理,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这一机制的内容包括:
一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专门的农村副课教育中心,统一管理副课教师,负责教师的聘任、继续教育、考核评价、工资福利、职称晋升、统一调配、教学质量的评估以及教研活动安排。
二是新聘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学历背景,通过统一副课教育中心专业考试,对于转岗到副课教学岗位的教师,必须接受副课教育中心的专业培训,培训合格方能上岗。以附近几所学校的学生总数为标准配备副课教师,授课时间集中安排,便于副课教师跨校上课。
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强制规定学校的副课教学时间,所在学校只负责按照副课教育中心的统一要求,安排教学时间,并保证时间不能被其他学科占用。至于副课科目由谁教,教学成效如何,农村学校不再负责,由副课教育中心统一管理。
与现行副课教师管理体制相比,副课统筹管理具有明显优势。保障副课教师的专业素质,能有效缓解滥竽充数的现象。在相距较近学校跨学校教学,能有效解决学校副课教师配备不足或基本课时不足的问题。同时可以用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避免副课教师在学校受到不公正待遇。保证副课教学的时间,有效监控副课教学质量。统一进行教研活动、统一考核有利于同行竞争、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形成副课教师提高教育质量的外部约束力和内部驱动力,最终保证农村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推进素质教育。
近期相关原创评论:
阚兆成:轻视“副课”的学校难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