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同学跟我聊天时说起,回到曾经的母校(因学校变更,母校撤去,地址依旧,故谓“曾经”),除了当初栽种的树木仍在,其他荡然无存,留给大家的唯有记忆,不甚唏嘘。
如果要回顾母校的发展历程,就离不开查阅校史;如果要追寻校友的成长事迹,也需要翻开校史;如果要研究地方教育的历史,更需要各校史料的支撑。可见,校史不可缺少。
然而,校史建设的现状如何呢?一般情况下,高校和一些中等教育学校十分重视校史建设,有校史馆或校史室,注重开展校史教育活动和校史专项研究,能够做到年年修史;而多数初中、小学和幼儿园等对校史建设不重视,甚至没有校史记录,更谈不上建校史馆、校史室,对学生进行校史教育了。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重视。笔者曾经参与过地方教育年鉴和区域教师教育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材料缺乏实证性,许多需要回忆。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在教育改革、办学业绩和举措落实等方面,缺失印证性材料,搜集到的多是计划、方案和总结之类的素材,难以还原历史。对于一些关键事件,不得不采用走访当初具体负责人的办法,因为距离时间较长,回忆内容有限,难免出现差错,必须走访更多的人。这就引发了“寻史”时间过长、人力成本过高的问题。
第二,搜集的史料缺乏连贯性,断断续续。这一问题在中小学校出现较多。原因出在学校对这项工作没有统筹规划,上级要求了就做,某年没要求就停止了。各省对教育年鉴的重视是近十年来的事情,由于每年有会议、通知,加上业务培训,质量越来越高。然而,县级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的校史建设仍然没有建立相关制度及常态化机制,让处于“金字塔”基底的中小学校史缺乏连贯性,也是不争的事实。
第三,校史建设不全面,缺乏严谨性。笔者接触到的一些中小学校史,多数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历任领导及班子;二是各年度教育教学成果及获奖表彰情况;三是每年度的班级设置及班级学生数(含班主任和学生信息);四是优秀毕业生信息与去向。然而,切实能够反映学校办学治校历程的重大项目(事件)、改革创新案例、学校宣传和校史教育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却难以见到。
有校长指出,校史具有存史、资政、育人和宣传四个功能。建校史馆、校史室并向学生开放,开发校史校本课程并予以实施,都是发挥“校史育人”作用的应有举措。做好这些的前提是,中小学校长真正重视校史建设,并用制度和机制保障其实证性、连贯性和严谨性。
至关重要的是加强校史的发掘和研究,这不仅仅是为了回顾过去,更是为了面对现在和开拓未来。没有校史的发掘和研究,校史馆、校史室的建设和校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是空中楼阁;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也将失去根基。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校长陈罡在中国教师报发表的文章《“把基本做好”是最好的办学特色》中写道,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然生长和长期积淀形成的,会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一是校史;二是区域的特点。他认为,“当一所学校从历史中走来,不同阶段的人对学校和师生发展的思考、期许会积淀下来,一种基于日常工作中的朴素认识和判断将会慢慢形成,新成员的观念也会在与老成员的沟通磨合中慢慢得到同化,从而会产生‘这事就应该这么做’的心理效应”。这话说得很有道理。简而言之,校史需要挖掘,更需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