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标准化语文教育是在批量生产书呆子

近日,一篇题为《一生停留在“语文思维”,会变成一个无趣的呆子》的文章引发热议。文中写道,保守的选材心理、“标准答案+中心思想”式的理解训练……标准化语文教育的不足之处日渐凸显,不少人担心它会伤害少年儿童的艺术感受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校试图提供的语文教育不是文学教育,它不鼓励个体解读,只提供正确答案。

读罢此文,笔者深有同感。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种重串讲分析、重标准答案,轻阅读整体感悟的不良倾向。对于一篇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很多老师不引导学生整体领会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和运用的表现手法,不重视学生阅读的主观感受,而是依据教学参考书上提供的资料,将文章肢解开来,逐字、逐句、逐段地进行串讲分析,让学生“咬文嚼字”,去深挖所谓的微言大义。老师最后会给出唯一的正确答案,并让学生记住。学生不能越雷池半步,否则考试不得分。诚如文章作者所担心的那样,这种“标准化语文教学”,伤害了儿童的艺术感受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记得前些年,一篇博文《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在网上流传。这位博主写的文章《寂静钱钟书》被选为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题,作者提笔试做,总分15分只拿了1分。他说,出题老师比他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把他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比如其中一道题“请简要分析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作者说:“写到那里,顺手就用了‘格调’一词,哪有多少丰富的内涵啊!”无独有偶,一位“80后”作家也做了以自己文章为材料的中学语文阅读题,8道题只做对了3道,甚至选错了“画线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的选项。

按理说,谁写的文章谁应该最有发言权,还有谁比作者更了解自己的写作意图,更理解文中的每句话、每个词语的含义?作者自己都答不对,不是很奇怪么?

记得当年我教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已》时,就曾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两个意义相反的词为什么同时用在一句话中?现在想来,实在没有这个必要,恐怕鲁迅先生在写这篇小说时,也没有我们考虑的这样周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考和高考这两根“指挥棒”出了问题,导致学生形成书呆子式的“语文思维”。中考或高考语文试题中,每年都考现代文阅读,而且分值比重很大。现代文阅读考试往往选择一篇课内或课外语段,或者整篇文章,让学生读后解答问题。问题大多以填空题、选择题、分析题等形式呈现,其中客观题占了很大的比重,大多数考查文学常识、语法以及学生对文中个别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对则得分,错则无分,学生没有发挥的空间。在出题者看来,这样的命题方式符合标准化考试的要求,科学简捷,易于操作。但我认为,这完全是出题者、阅卷者在图省事,这样的考试方式必然将中小学语文教学引进串讲分析的死胡同,而且,这也是造成学生阅读水平低下的罪魁祸首。

事实上,无论实用文体的阅读,还是文学作品的阅读,都是学生的一种个人行为,即使针对一篇文章个别词句的理解,不同的人也会说出不同的想法,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深刻与不深刻之别。记得一位红学家曾说:一百个人读《红楼梦》,会读出一百个林黛玉。如果阅读过分强调标准答案,我看世界各地的红学研究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刘心武也不敢在《百家讲坛》开讲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书呆子  书呆子词条  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词条  批量  批量词条  标准化  标准化词条  生产  生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