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明令教科书发行不得搭售相关教辅材料,严禁学校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购买教辅材料,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三部门此举可谓切中要害。熟悉基础教育现状的人都知道,学生的教科书中只附带了少量的练习题目,这些题目难度低,仅限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把握与运用。学生的学业负担水平高,究其原因,是在教科书之外,教师、家长为学生订购了大量的教辅材料。学生在完成课本内容的学习后,还要在课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做教辅习题。但笔者认为,要想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目的,不能仅靠严格管理教辅材料。
在当下,与高考、中考等选拔性考试的卷面内容相比,教科书的内容过于简单。为了通过各种选拔性考试,学生不得不借助相关的教辅材料,以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人戏言:“一批专家编写教材,一批专家命制题目,两批专家互不了解。”在仅凭教科书和课堂教学无法应对选拔性考试这一现实下,教辅材料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不论教辅材料的质量如何,它至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检验课堂学习成果是否符合考试要求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常常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不用或少用教辅材料,可能达不到学生及家长的要求;使用教辅材料,又有强迫或暗示学生订购教辅材料,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甚至从中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嫌疑。
因此,在严格管理教辅材料的同时,相关部门更需标本兼治,使课堂学习与选拔性考试在难度上保持一致,加强对课程标准等政策性文件的解读,铲除教辅材料野蛮生长的土壤,让教辅材料回归“教师参谋”的角色,从而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