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破解“男教师荒”要守住教育质量底线

12月1日,《人民教育》杂志微信公众号“人民教育”刊登的《长治市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显示:建立中小学教师“有编即补、退补相当”的补充机制,每年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招聘,足额补齐,教师招聘按男女1:1比例设岗。

中小学“男教师荒”愈发严重,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痛点”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难点”。各中小学对男教师求之若渴,破解“男教师荒”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或建立福利待遇保障机制,提高教师岗位吸引力;或实行免费培养计划,定向定点培养男教师;或实施倾斜政策,提升男教师招聘比例;有的地方甚至明确确定,某些教师岗位只招男性。长治市教师招聘按照男女1:1比例设岗,也是破解“男教师荒”的应对之策。

但是,这些招数只是无奈之举,不能称为“妙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在增加男教师数量的同时,也要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如果为了增加男教师数量,一味降低男教师准入门槛,势必会影响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教师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亟待解决,但不能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提升男教师比例,要出台配套措施,解决收入低、晋升空间小等问题,提高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只有越来越多的男性愿意从事教师职业,才能真正破解“男教师荒”。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钱途”和“前途”问题,只在提升男教师招聘比例上发力,虽有助于改善教师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却不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要提高各级各类教师的学历要求,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学校师范专业本科或者其他相关专业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

守住教师准入门槛的标线,就是守住教育质量的底线。“男教师荒”要破,但准入门槛不能降,教师的质量更不能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底线  底线词条  破解  破解词条  质量  质量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