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一些地方学校开始反映师资、场地、经费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直接影响“双减”政策落地;另一方面也很难保证学生在校内“学好”“吃饱”。(12月21日澎湃新闻)
这些问题的出现,表面上看是因为教育主管部门资源统筹、整合能力不足;但根本原因在于少数地方为落实“双减”政策所做的工作,仍停留在教育主管部门“唱独角戏”的状态。
如何聚焦当下一些学校反映的突出问题,补上短板,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第一时间作出了回应,提出了以下政策措施:一是内部挖潜,二是补齐空缺编制,三是统筹社会资源,四是落实服务保障。这四个方面的措施,无疑切中了问题的要害。
但要全面落实好上述四条措施,除了需要教育部门主动担责,落实权责清单,还需要地方其他部门科学统筹,形成合力。
仅以补齐编制空缺为例,在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通盘考虑“事业单位编制只减不增”的政策前提。一是如果没有编制和人社部门的许可,教育主管部门很难有所作为。二是补多少编制空缺还需要各县市区考虑自身的财政保障能力,制定适合本地的标准来让政策落地。
由此可见,“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利益群体,需要各地各部门下好“一盘棋”,合力推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双减”工作才能不断取得新进展,朝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方向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