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听了一节“送教下乡”的初中历史课。授课老师精美的课件、新鲜的史料、落落大方的教态、标准的普通话、规范的板书,让我们这些听课老师叹为观止。
但是,我是学生至上主义者,更关注学生学的状态。遗憾的是,这位老师在讲课时,除个别学生配合老师回答问题之外,大部分学生没翻书、没说话、没动笔,只是似是而非地回答了“是”“对”,一节课都在看目不暇接的课件,听教师精彩的“讲”。
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精彩的“讲”却没能服务实在的“学”,教学效果不得而知。
我认为,包括历史在内的所有学科老师,都应在学生课堂参与、体验上倾注热情和真心,引导学生有效地动起来,让学生学得实在,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引导和优化学生课堂学习行为,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等显性学习行为的效能,是教师们备课、上课时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首先,教师不能只顾自己讲,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听”。学生“听”了吗?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发现在人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听是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行为。
确认学生是否听得好,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听课的姿势。学生是否在倾听可以从眼神、坐姿或身体动作分辨出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听讲的姿势:身体坐端正,两脚平放于地面,腰杆挺直,目视前方,神情集中于一点;讨论时正确使用手势和身体语言帮助说话;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讲授时要求学生看着教师的眼睛或嘴巴,不要开小差。
二是听课时的两手分工。一手抚书,以书为本,不会丢了根本,随时可以翻阅;一手执笔,随时记录、勾画。两只手各司其职,各得其所,互相配合,实现效率最大化。
三是听课的效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能真实反映学生听的效果。学生积极参与听课的典型特征是听记结合、听思结合、听疑结合,表现为微笑、踅眉、凝思、惊讶等表情。教师通过这些表情,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听课状态,调整教学行为。
其次,教师要通过精要的“讲”做好学生“说”和“读”的“领航员”。说和读,看起来是一回事儿,其实是有区别的。课堂上,学生以说的行为表达自己的判断,展示学习状态,质疑讨论问题,评价学习成果,讲述表演学科“故事”。教师要指导学生说好,说出“学科味”。读是学生获取信息,参与学习活动的必要路径。读什么呢?主要读教科书。怎么读?朗读、诵读、默读、识读等。这就要求教师适当指导学生朗读方法,使其选取最恰当的阅读方法,提高获取学科课堂信息的效率。
其三,教师应以精彩的“讲”启发、指导学生高效率记录学习所得。写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行为之一,学生课堂上的写可以分为在书上勾画信息、记笔记、做课堂练习、写发言提纲(记录)、写小论文等。事实上,勾画和记笔记是学生课堂上写的最基本表现形式,也直接关系学习效率和质量。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勾画笔记习惯上多下功夫,除此之外,还应教会学生高效率的勾画批注笔记方法,使他们学会一边听,一边写,慢慢地把书写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
听、说、读、写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学习行为,加强对这些课堂行为的引导、监管,有助于学生有效、高效地学习。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不光讲得精彩,也能让学生学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