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作为首个接受记者提问的部长,特别谈及“课后三点半”问题。陈宝生称,将通过多种模式解决小学生三点半放学给家长接孩子造成的难题,要给年轻父母更厚实的“红包”。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强调各地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强化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普遍建立弹性离校制度。
一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开展课后服务的有效方式,取得了预期效果。例如,南京的“弹性离校”、北京的“课后一小时”、上海的“课后服务”等。但有些地方的课后服务变了味:一些学校以让学生完成作业为由头,在三点半放学后加两节自习课,要求任课教师轮流蹲守辅导;有的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名,直接在三点半以后安排了两节正课。
教育部门要求小学生三点半放学,其目的是缩短学生在校时间,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如果把课后服务变成了正常上课,岂不又回到原来的老路,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况且,课后服务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弹性离校”,学校统一组织上课,想提前接孩子回家的家长还能让孩子“弹性离校”吗?
将“课后服务”变成课堂的延伸,表面上看是为家长排忧解难,也颇能迎合部分家长的想法,实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挂羊头卖狗肉”行为。那么,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简言之,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小学阶段是孩子身体和智力发展以及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学习任务并不十分繁重,各学科只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课堂教学,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无须加班加点额外补充课时。将三点半以后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其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发展一项特长:喜欢运动并且在某一项目上有特长的同学,可以让他们走向操场,在自己心仪的运动项目上一展身姿;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组织他们走进学校专用美术室,用画笔描绘美好的未来;喜欢文学的同学,可组织开展读书会或笔会,体验读书和写作带来的乐趣;喜欢研究的同学,可以开放学校实验室,或者组织他们到野外采集标本,圆他们一个科学的梦想……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和运动习惯,多角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然,课后服务发展孩子的兴趣特长,需要一个有效的载体,也需要一批有特长、有奉献精神的教师。就载体而言,组建各种类型的学生社团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社团可由学校发起,也可由教师发起,或者由学生发起,可以在年级内组建,也可以跨年级组建,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社团要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对社团活动进行策划、管理和评价。这样一来,志同道合的伙伴每天相聚在一起,发展共同的爱好,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其收获远远胜过坐在教室里补课、写作业。
至于师资,各学校要充分挖掘现有校内教师资源:有书法特长的教师,让其带书法社团;有文学才能的教师,让其带文学社团;有音乐才能的教师,让其带音乐社团。若校内缺乏某一方面的师资,也可以到校外聘请兼职教师。同时,为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学校不仅要给予他们适当的补助,还要给予他们精神激励,合理核定其工作量,并鼓励他们围绕所带项目,参加水平较高的培训,以不断提高特长指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