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比“教师表演”更可怕的是学生“假装学习”,这是“表演”的新变种。在你来我往的课堂教学互动中,学生在假装学会、假装投入、假装满足、假装合作,一切的表象看上去很美,但和真正的学习无关。这种“假装学习”一旦成为习惯,学生往往空耗课堂学习时间,难以取得学习上的进步,离开课堂后也会因为在课堂上没有深入思考而无法自主学习。
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假装学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恰当的课堂评价是导致学生课堂上“假装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包括两个层面,即学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评价。避免学生“假装学习”,应由这两点入手。
对学校和管理者而言,应转变不良取向,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在中小学教学管理中,“听课”是最常规的管理方式之一,不论是学校领导的检查听课,还是学校组织的同行听课,亦或是各个层级的评优课,都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但也存在着因不良评价取向导致课堂教学“失真”的现象,这需要学校及时转变评价取向。
其一,避免过于苛责,善待教学缺憾。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但是我们很多领导、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却存在着“完美主义”倾向,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过于追求完美。平时听常态课,对教学中出现的教学缺憾常常“揪住不放”,弄得讲课教师无地自容;赶上听评优课,更是求全责备,容不得一点瑕疵。长此以往,导致教师背负很大压力,在备课、上课不惜弄虚作假,以求课堂“出彩”。
其二,关注学习实效,警惕师生作秀。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关注点发生了转变,既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学生的课堂表现便成为评价者关注的要点之一。在课堂教学评价过于追求完美的前提下,授课教师暗示学生好好配合已成常态,更有甚者,提前告知学生答案,师生合作“假装学习”。我们常常会在一些公开课、评优课上看到此类现象。然而很多听课者对此司空见惯,陶醉于虚假的美好之中。长此以往,给了学生负面的心理暗示,常规教学中“假装学习”就不足为奇了。要扭转这种倾向,迫切需要我们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学习实效,对作秀、作假一票否决。
作为教师,则应该尊重评价规律,改进评价学生的方式。
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令人遗憾的是,正是很多教师的不当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假装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努力改进评价学生的方式。
其一,多夸学习态度,少夸学生天赋。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赏识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但有相当多的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更注重于夸奖学生的天赋,而很少称赞学生的学习态度。于是,我们在课堂中经常听到“你真聪明”等赞美之声。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味称赞学生的天赋,可能促使学生为了继续受到这种称赞而逃避困难、不懂装懂,也就是“假装学会”。而称赞学习态度,更有利于学生实事求是,迎难而上。
其二,正视学习差异,尊重落后学生。班级是一个群体,学生在学习上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然而,当今社会依然存在过度赞美成功者,轻视失败者的现象,很多教师亦不能免俗。在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学习落后者常常是冷眼相待,一旦学生提问,往往是先责骂、嘲笑,再去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不敢提问,“假装学习”也就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