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宇华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光宇有关英语改革的言论引发了热议。他建议改变英语“高考必考、中小学必修”的地位,将英语学科从高考必考学科改为选考,从中小学生必修课改为选修课,提升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3月4日未来网)
近年来有关英语高考改革的呼声不绝如缕。2013年,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就规定,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由120分、150分降为100分,并准备推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
相比于北京的“降分改革”,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的“英语选修”论,可谓惊世骇俗。他认为当下的英语教育存在加重学生负担、花费巨大、浪费资源这三大弊病,英语的学习应以应用为导向,而非以应试为导向。一旦英语改为选修,就能一举实现“减负、节支、提效”。
“英语选修”果真能取得神奇功效吗?“英语热”的原因,不能完全归之于高考指挥棒,而是国际化形势下对外交流、出国留学等方面的综合需要。在中国的国情下,英语进入高考本身就是这种需要的反映。因此,即便真的将英语改为选修,绝大多数学生依然会继续学英语,所谓的“减负”和“节支”自然无从谈起,而“提效”恐怕也不是仅仅靠选修所能解决的。高考“指挥棒”的调整必将对英语教育产生冲击,“打压”之下,提效自然没戏,质量下滑乃至混乱不堪或许可期。倘若真的有部分家长和孩子在“现实”面前抛弃英语,如此功利的转向对于日益融入世界的泱泱中华而言,祸兮?福兮?
指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时,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既要不忘本来,也要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只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华民族才能建立“旧邦新命”的文化自觉,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如果遽然“棒打”英语,岂是明智之举?
站在中华崛起的高度审视,英语学科地位的悄然动摇当然是一种进步。但英语教育究竟该如何改,高考是否要取消英语并改为选修,需要从长计议、综合考量。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英语难学不是取消必修的理由,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教会孩子更好地学习英语,更好地接触外部世界,融入到全球化的大潮中,而不是固守自己的小天地,抛弃英语学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乎个人、民族、国家的未来。正因如此,教育改革一定要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宁可缓慢推进,切莫轻举妄动。换言之,英语的必修和选修应该有一个科学的论证过程,贸然建议取消必修是很不妥当的。
当然,李光宇代表的建议虽不足取,但其所指出的英语教育弊病却是一个真问题。以笔者之见,英语教育改革可以适当考虑“降分”与“分层”原则。前者已经在“北京方案”中有所体现,后者则是指对学生实行分等级要求,即除外语专业外,降低外语的要求,尤其是日常教学要进行相应调整修改。对于一般人而言,学英语主要是用于沟通交流。因此,在贯彻“应用导向”上做足文章,切实破除“哑巴英语”之囧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