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教案没写够”是管理对教学的不当干预

有学校检查教师教案,通报的检查结果中有一项是“有的老师教案没写够”。是有的教学内容没写在教案上吗?非也,通报对这一项的解释是这样的:“一本只能写20课的教案,有的老师写了30课还没写完。”原来,一本教案只能写20课,如果写了21课甚至更多,那就是“教案没写够”。

可能很多人还是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让我说说这件事的背景吧。该学校所在地区推行一种统一的教学模式,教案也实行模式化。教案本由教育部门统一设计、印制,每本100页,每课教案5页,这样一本就能写20课。每课的5页教案都被设计成了纵横交错的复杂表格,每课的第1页都要先填写“课题”“课型”“科目”“授课年级”“授课班级”“授课教师”等基本信息,然后是“课标内容”“三维目标”“教材内容分析”“考点分析”“学情分析”“考情分析”等教学信息,其中“三维目标”是分开写的,而“知识”一项又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等……

内容太过琐细、复杂,其中有些概念让教师不知所云,只能挖空心思东拼西凑、生搬硬套、胡编乱造,花费大量时间不说,更遗憾的是,这些时间基本属于无效劳动,甚至会对正常的学科教学造成负面冲击。而且,这样的教案无视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无视教师学养、教学特点的不同,无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让有些科目的任课教师感到实在没法完成所有的填空,就索性不填,而是按自己的方式写。于是,就出现了被领导批评的“教案没写够”的情形。

这样说来,让教师写这种教案纯属折腾,既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也与教改精神背道而驰。那么,一些教育管理者为什么对此情有独钟呢?这恐怕主要有如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教育管理者的政绩意识在作怪。大张旗鼓地推行一种模式,并搞出一些“可见性”的形式和材料,便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检查和验收,从教育部门到学校的相关领导都可以获得“教改先进集体”“教改先进个人”等荣誉,晋职、升迁都有了坚实的台阶。

二是为了“管理”的需要。教育部门通过检查教案考核、评比学校,学校通过检查教案考核、评比教师,有了这样的教案,检查、考核、评比就有了明确的、固定的依据。少写一个教师姓名扣几分、缺一个“教学反思”扣几分,“按章行事”就是了,因为“有理有据”,教师焉能不“口服心服”。

三是一些领导自身缺乏理论修养和教改意识。应该说,教育部门引进的教学模式本身是好的,但任何成功的模式都不可能是万灵仙丹,必须将其基本精神化用于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并与教师个人固有的教学特点完美融合,还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让别人的模式真正为我所用。但有的教育管理者没有自己的探索与思考,一方面迷信专家、迷信模式,一方面又完全无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工作经验及其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总是要求教师把个人现有的一切思想都“清零”,无条件地“复制粘贴”搬来的新模式。

有的领导听了教师的课后,批评教师“自己另搞一套”,并说“我们自己是没有教改的能力的,一定要严格按模式去做”;有的领导告诫教师“咱们先不管教学的效果怎么样,一定要让上级领导听课后能够确认你的模式是正确的”;有的教师向领导提出困惑说“我的教案封面上已经有教学科目、授课班级和授课教师姓名,有必要天天在教案本里边写这些吗”,领导答复说“这教案本是专家设计的,咱们只能严格执行而没有说三道四的资格”;有的领导检查教师提前备写的教案,因为“非预设性生成”空缺而大加训斥,也有的领导因为某教师的“教学反思”写的是经验总结而非自我批评而谆谆告诫……

以上这三方面原因导致的结果是打着“教改”的旗号大搞形式主义。在教育管理行政化的现有格局下,苛求教育管理者的教育教学专业思想也是不现实的,但用行政力量和“运动”的形式强推一种教学模式,并对教师的教学全过程进行过细的干预,会对教育教学质量和真正的教改工作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干预  干预词条  教案  教案词条  不当  不当词条  教学  教学词条  管理  管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