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引进一批优秀的外来人才,更需要培养一大批有文化、能吃苦、有家乡情怀、有创业干事精神的本土人才。
乡村本土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其中,培植孩子的劳动素养、家乡情怀要贯穿于育人全过程,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现实是乡村教育一直在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不少欠发达农村地区“老龄化”“空心化”严重,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教育要适应所处的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乡村人才提供了机遇,乡村教育有责任加强劳动教育和乡土文化教育,把爱乡情、报乡志植入孩子的灵魂。
一要加强劳动教育,把劳动品质塑入奋斗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崇尚劳动、善于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对乡村人才的基本要求。熟悉劳动场景,亲近劳动人民,掌握基本劳动技能,认识劳动价值,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应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学校要开展好劳动课程及相关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主导者,要结合地方劳动教育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开展好校内外劳动教育。比如,生产性劳动,让学生出出汗、练练手,培养基本的劳动技能和不怕脏、不怕苦的劳动精神;技艺性劳动,让学生与民间工匠接触,体验民间工艺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工匠意识、创造精神;校园、家庭日常劳动,让学生在简单、反复劳动中懂得劳动的意义和责任,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另一方面,学校要引导家长科学认识劳动教育。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但存在育人观念不科学、顾虑多等问题。对此,学校要作好引导。比如,加强育人观念引导,促进家长摒弃“唯分数”“唯升学”的错误观念,树立全面的育人观;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并健全与劳动伤害相关的保险制度,让家长敢于带领、指导孩子参加劳动实践。
二要加强文化育人,用乡土文化滋养乡愁根脉。让孩子从小了解家乡文化,感受家乡的美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报效家乡、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种子,是吸引优秀人才返乡服务的重要方法。
一方面,要发挥乡村教师的文化引领作用。教师的文化偏好对学生影响深远。一名优秀的乡村教师,不仅要站稳讲台,还要熟稔乡村文化,成为乡贤达人。本地教师、长期耕耘于此的老教师要积极参与挖掘、整理、推广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文化的拯救者、守护者;具有一定艺术特长的教师,要积极学习当地传统文化,成长为乡村文化的代言人、传承人。
另一方面,要将现代文化教育与乡村文化教育相融合,赓续乡村文化血脉。今年4月13日,教育部在回答“培养欠发达地区孩子报效家乡的思想基础”的建议时明确,学校在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等相关课程教学中要落实地方人文知识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据此,学校要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地方人文内涵,开发相关课程,丰富育人载体,增强育人效果。比如,将地方曲艺、民间手工艺、民族体育等地方特色文化引入校园,让学生了解乡村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当代农民的创业精神、创业成果,让学生看见家乡的未来和希望。
在此过程中,学校可能要面对乡土文化师资不足的问题。前年,笔者到浙江丽水市莲都区参加东西部扶贫协作交流时发现,老竹民族学校开展的畲族体育运动和“非遗”活动“彩编”,严鸟小学开设的校本课程“手工挂面”和“石头画”,都是聘请当地民间艺人为“编外教师”。这种把社会力量引入校园的方式值得参考。
《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乡村教育要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育人规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认真开展劳动教育、培养乡土情怀,使孩子有根有魂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