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江门一所学校引发了关注,这所学校在教室后排设置了两个隔间,让班级的正副班主任就地办公,方便管理学生。每个学生开小差、搞小动作,班主任老师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这样的管理方式遭到了网友的吐槽。
如果班主任老师愿意“入班办公”,及时了解本班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学校应给予理解和支持。但如果搞“一刀切”,强行要求所有班主任、副主任都“入班办公”,则有些不合理。
班主任“入班办公”,有利也有弊。从好的方面看,班主任“入班办公”,可以全天候、全覆盖、无缝隙地把控本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向,监督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纪律,及时处理各类偶发事件,严格落实各项管理措施。但是,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
影响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除了听评课活动,教师都不希望课堂教学被他人打扰。班主任“入班办公”,任课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处于班主任的监视之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顾虑,不利于激发任课教师的主动性和热情。
影响学生的个人成长。班主任每节课都坐在教室后面,学生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参与各种课堂活动,都会有所忌惮,课下也会小心翼翼,唯恐招致班主任的批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得唯唯诺诺,缺乏个性和创造力,甚至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
影响班主任专业水平的提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除了管理班级外,还要做好本学科的教学工作。“入班办公”,班主任失去了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在教师的讲课声和学生的喧闹声中,班主任很难钻研本学科教学,也会错失与备课组其他老师讨论和交流的机会,不利于其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主任不是工厂的监工,班级管理是做人的工作,不是监督,无须每时每刻都监视学生。班级管理有“管”的成份,但本质上是“理”的艺术,即通过制订切实可行的班级目标和规章制度,引导学生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进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
适当给予学生一点私密时间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反而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角度看,学校不宜“一刀切”地实施班主任“入班办公”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