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要从课程设计入手

近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举办的第二届中小学教材论坛上,朱永新指出:学生负担重、如何真正减负是这几年困扰基础教育的重要问题。人类创造的新的知识体系越多,课程不断做加法,很难真正实现减负。因此,必须要进行课程改革,不解决“学什么”的问题,教育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减负一直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痛点。“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教育乱象层出,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难以落实,原因在于人类知识体系不断被创造与学生负担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从计算机编程到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内容的目录不断扩张,基础教育阶段知识体系的不完善也成为家长焦虑的源头。换言之,“校外增负”被家长视为基础教育的必要内容。实现科学减负,须从教育体系整体性、人类不同成长阶段的特质及基础教育阶段的功能三方面入手,对课程进行科学设计。

课程设计应当实现基础教育在整体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基础教育作为通识性培养阶段,课程设计应当兼顾与高等教育的衔接。不少学生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与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没有必然联系,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获取仅仅是为了考试分数,为了获得高等教育的通行证。

课程设计应当契合人类成长阶段的特质。基础教育处在人类早期发育时期,学生的承压能力有限,心理纾解体系不完善,过重的学业压力难以抒发,极易致使学生走上歧途。根据学生的发展特质,这一阶段当以启发为主,重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不少家长认为,随着新型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社会对成年人有了新要求,让孩子过早接触成年人的压力,这种拔苗助长行为的结果是许多学生仅有考试能力,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及压力排解能力。

课程设计应当充分实现基础教育的功能。基础教育不是为了早早地培养出合格的电焊工、程序员等,而是要契合个人偏好,帮助学生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拓展生命的可能性,寻找发展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基础教育的责任不是苛求学生精通某一项社会技能,而是通过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识课程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思考能力、判断能力,让学生具备正确、理性选择职业的能力。

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与“减负”政策息息相关。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必须从课程设计入手,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功能,帮助学生探求生命发展的维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入手  入手词条  课程  课程词条  解决  解决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问题  问题词条  
教育评论教学创新

 教学创新不是瞎胡闹

最近,河南漯河市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一教授将大学课堂搬到KTV,引发网友热议。当事教师认为,这是一种教学尝试,同时也是一种教学创新。该校经管系主任也认为,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