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五天,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老师轮流发福利,每天免做一科作业,腾些时间为学生保睡眠,留些空间让学生自主成长。近日,武汉七一华源中学在全校各个年级推行“无作业日”实施方案:每天指定一门学科,老师不布置作业,其他学科不增加作业量。(9月18日 长江网)
笔者以为,这一做法过于理想化,最后可能流于形式。学生学业负担繁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课外作业量大。通过减少作业量达到“减负”目的,其思路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初中课程较多,每天一科不布置作业,并不能起到真正减负的作用。只有各学科共同减少作业量,才能真正为学生减负。考虑到学生的升学压力,不让他们做作业也不现实。因此,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兼顾教学质量,必须在作业质量上下功夫,走作业增效之路。
首先,作业布置数量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而定。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布置作业与学生完成作业是教和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各科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应视教学内容多寡和深浅而定:有的学科当日教学内容简单,无需布置课外作业或只布置少量作业即可;有的学科教学内容较多,有一定难度,可以布置稍多一点的作业,以辅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同时,教师不能迫使学生在自己任教的学科上投入更多时间、精力,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这是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也是不自信的表现。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有启发性、变式性、层次性和趣味性。启发性,指习题能够启发学生思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变式性,指习题解答所用的方法与教材上所讲的内容一样或类似,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关键途径,有助于避免大量重复练习;层次性,指作业题在难易上要有一定的梯度,以检验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同一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指导;趣味性,指习题设计要活泼多样,与学生生活实践联系紧密,能激发学生钻研兴趣,培养学生钻研精神。
再次,教师布置作业要因人而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分类布置作业,在作业数量和难易程度上提出不同要求。
此外,学校应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引导教师加强作业设计,科学布置作业,给每个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这才是为学生 “减负”的正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