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要关注“硬实力”

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意见》还提出开展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围绕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推动教师研训等九项具体措施。

《意见》直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弱点。信息化与课程的融合发展,是提升教师信息化“软实力”的重要指导。问题是在关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同时,是否也适当地关注学校特别是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硬实力”,让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有应用的平台,为提升教育质量出力。

信息技术“硬实力”主要包括这样几个关键点:一是教学平台。当前,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学校装备日渐标准化, “三通两平台”成了乡村学校的标配。二是电脑资源,即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三是网络资源,即光纤传输速度、无线网络布局等。四是信息化教学资源,即教学素材库、课例库等。

对于上述“硬实力”,乡村学校在众寡和后续的保障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先说众寡问题。据了解,电子白板“班班通”,除极少数教学点可能有所缺失,绝大部分乡村学校都有保障。众寡主要体现在电脑、网络和教学资源方面。有些乡村学校受制于经费的问题,无法自行购买电脑,只能依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配备或社会力量捐赠,电脑数量少、配置陈旧,多位教师共用一台电脑,无法满足教师日常办公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虽有信息技术课,但没电脑,硬生生的将上机实践课上成了纯理论课。网络资源亦是如此,乡村学校近几年也逐步由单线连接上网向光纤接入转变,网速变快了,也稳定了,这有利于教师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但有限的网络资源捉襟见肘,难以实现校园范围内全覆盖,网速严重制约着师生使用效率。至于教学资源,是最弱的一环,经费不足难以购买高质量教学资源,教师搜集途径又有限,只能在低质量教学资源上“原地踏步”,简单地复制粘贴,成为网络知识的“搬用工”。

再说后续保障问题。信息化的基础设施都是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出了故障该怎么办?当然是维修。对于能移动的电子设备来说这没有任何问题,学校自己能送到维修地点,对于不能移动的电子白板之类的就没办法了。乡村学校,没有专业维修人员,小一点的维修还可以解决,稍大一点的维护就无能为力了。最好的办法是请专业人员维修,但是维修费用太大,乡村学校根本无力承担。如此,机器出了问题,只能是能推就推,能拖就拖,一些乡村学校电子教学设备因此陷于停顿状态。

鉴于以上分析,在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实施过程中,除了注重教师本身能力提升外,也要关注“硬实力”的问题。一方面,要配备包括电脑、电子白板、网络现代媒体的教学设备,保障教学设备的量,提高人机比,避免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进一步夯实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硬件”基础;另一方面,要在建好教学资源库的同时,解决好设备后期保障问题。不妨在设备招标过程中对后期的维护统一考虑,实行整体发包,让中标企业能及时解决设备故障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组建本地域的专业人才队伍,使之成为破解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有关问题的主力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技术应用  技术应用词条  乡村  乡村词条  实力  实力词条  提升  提升词条  能力  能力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