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校管理者,我每年都认真组织并亲自参与教师研修,鼓励老师们写自己的研修心得与感悟。在仔细阅读老师们的体会文章时,发现有不少文章谈到了课堂教学,有的谈到了教学的个性化,有的谈到了课堂教学模式,有的谈到了教学资源的开发,有的谈到了教学与教研的关系,也有的谈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等。我感觉到,通过研修,老师们触摸到了课堂教学的脉搏,他们正在“望闻问切”,认真把脉,正在学习借鉴先进的教改经验,尝试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在生命交流中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能通过自己的学识才情、人格气象、道德涵养来唤醒学生成长与生命的自觉;能启发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发现、佐证、拓展其创造性和实现其求知探索的欲望;能创造令学生终生难忘的学习场景,让学生体验到思考的艰辛与愉悦,点燃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激情,领悟到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令人尴尬的是,这些本应属于教师所享有的经验财富和精神财富,却因不少教师思想麻木、不知珍惜,不懂得积累、管理和总结提升而丢失了。那些缺少自信的教师,常常期待专家对其实践经验进行梳理提炼,渴望领导给予关注重视,憧憬报刊媒体给予宣传推介。试想,如果教师的教学经验要依靠“外来和尚”挖掘提升,缺失自我总结、自我提炼、自我提升的历练,又如何实现专业成长呢!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技术操作。教师只有拥有广阔的专业知识背景,才能透视并了解教育的本相,才能理解课堂的真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智慧与活力。遗憾的是,很多教师不想、不愿、更不能做到汲取新知,丰富和提升自我,致使其文化知识积累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在逐渐减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那么试问,教师考虑自己的教学研究重点是什么了吗?教师是否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师的教学研究方向和专业发展目标是什么?
《学记》里把“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视为“教之所有废”,甚至将“论学取友”视为修业的“小成”。与何人为友,谈论些什么,有时便决定了人生的价值与精神取向。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专门探讨了“教师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他提出,教师要团结互助、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经常交流教学经验,双方相得益彰,提高教学水平。他认为,青年教师应该每星期抽出一个晚上时间约请几个知心朋友欢聚一堂:研究基础学科,按顺序探讨,最好根据一个教师的教学笔记进行研究;交流经验,尤其是一些细节……每月用一天的时间或半天的时间参加教师联合会活动,参加所有小组的活动。在团队学习的浸润与影响下,个人成长才会有丰厚的土壤与适宜的气候。而这样的组织,这样的生活,教师们参加了吗?感兴趣吗?
走进孔子、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的世界,就会发现:原来他们都曾经那样的普通和平凡,他们都长久地站在自己的课堂上,他们都满怀激情与梦想挚爱着教育事业,他们都敞开自己博大的心胸包容和接纳学生。我们能不能有他们那样的情怀和素养,像他们一样耐心坚守和守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