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四川72名少年跪拜、喂父母吃饭、学孝礼的图片和视频,没觉得有什么感动,只觉得被愚弄,同时为那些参加“国学”班学习的孩子和孩子的父母感到悲哀,为那些自封为“国学老师”的人感到羞耻。
我们来看看视频上的图片:年轻的父母们端坐在椅子上,孩子们穿着古装,跪在父母跟前三叩九拜,多么壮观而滑稽的场景。文字配得好:“在国学老师的主持下……”说白了,这就是一幕排练过的戏剧而已。图片上孩子们动作的整齐划一,似乎在告诉我们,这场表演是精心策划的。再来看看配文:“活动现场,许多家长抱着孩子放声大哭,场景感人肺腑。家长们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善心和孝心,泪水中有感动,更多的是激动,没想到孩子通过短短5天的学习,就像变了个人。孩子的泪水中更多的是悔恨和忏悔,通过学习圣贤教育的经典,才知道自己以前对父母的不孝。”一段话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面一半用描述来煽情,目的是为后面的广告做铺垫。其关键意思就是:“5天的学习,成果如此显著,大家看,我们的国学班多牛,大家赶紧把孩子送过来吧!”
先不谈“孝”与“不孝”如何定位,仅仅谈谈习惯的养成。据研究表明,一种习惯的养成,3天的练习是一个小阶段,重复21天以上就会初步成为习惯,重复90天以上会成为较稳定的习惯。由此可见,“短短5天的学习就像变了个人”,完全是无稽之谈。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图片和文字中所呈现的“感人肺腑”的场景呢?
喂饭和三叩九拜都是很简单的机械动作,训练5天,再加上“国学老师”的现场主持,孩子们表演不出来,那一定就是智力不济了。我们可以设想,假如这些孩子在参加这5天的学习之前,都是“不孝”子孙,那么从前的不孝应该会有具体的行为表现,有些行为可能已经成为了习惯。要改变这些成为了习惯的行为,并产生新的“孝顺”的行为习惯,5天时间,有可能吗?更何况,品质修养的内化,需要在生活情境中有足够多的实践和体验,足够深入的内省。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父慈子孝,家庭和美,是家庭伦理最推崇的境界。正如“爱国”这种深入人心的情感,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其内涵也有历史的演化发展,古代的“忠君”和现代的“热爱祖国”肯定不能等量齐观。那么从古至今,“孝道”定然也应有所发展演化,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人在各方面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不会各自孤立存在,如果一个人没有从实践体验和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单单发展其“孝道”,要么不可为,要么就会成为机械的“愚孝”。
对于教育,西方先贤柏拉图和东方先贤孔子都深谙“对话”理念。柏拉图认为,在学生心中培育新生命,必须依靠师生之间的长期对话。先贤们无不用他们的行动告诉世人,个性人格是普世之道赖以播种的土壤,爱则是牵动知识向抽象性与普世性绽放的引力。这些都明明白白的告诉人们,道德品质的养成,靠的不是5天的学习,也不是“圣贤教育的经典”,而是人与人相处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以及积极的交流、切身的体验。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5天的学习之后,孩子们回到现实生活中,每天见到的是父母对他们自己的长辈不恭不敬,那么孩子还会成为“国学老师”许诺的“孝子”吗?
再者,一旦孩子们遇到别种情境,比如爸爸妈妈并不需要“喂饭”,这种机械的“孝行”训练也许就会让他们不知所措。简单言之,任何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养成,都需要合适的土壤。孝行需要在社会、家庭、以及人与人的真实关系中慢慢养成,靠背经文、演大戏,搞忽悠人的“速成教育”,恐怕不仅不会让孩子懂得“感恩”,还会培养出虚伪、可笑的人来。这样的教育,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