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不只是教育的问题

近日,《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在评价内容方面,《指南》明确,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包括县域、学校、学生三个层面,三者紧紧围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内在统一,构成完整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另外,《指南》还对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的运用进行了明确。

《指南》以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评促建为基本原则,提出要完善评价内容,突出评价重点,改进评价方法,统筹整合评价,着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促进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但是,教育问题不只是教育的问题,而是与社会各个方面密切相关。教育评价改革,是科学育人观与社会功利的博弈。“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切实减轻学生及教师的负担”已呼吁多年,国家及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依然很重,家长依然为孩子的分数、升学头痛。究其根源,既有县(市)级政府用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的问题,也有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机制的弊端。

以往,各地党委政府多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并将可观的升学率作为自己的政绩,且多依据高考、中考分数给学校下拨奖励金额。为了提高平均分、优秀率和升学率,学校给教师下达任务、指标,教师拼命抢时间、追求分数、搞题海战术,导致教育生态恶化,既引发了教师之间的矛盾,又加重了学生负担,陷入“减负年年喊,却越减越重”的怪圈。

近年来,用人单位招聘时对第一学历的偏好越来越明显,限制第一学历为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应聘求职。基于此,第一学历为“985”“211”或“双一流”学校的毕业生向劳动力市场发送了个体价值的信号。这个信号随即传导给家长、社会大众,加剧了学生的就业焦虑和家长的教育焦虑。此外,一些家长被培训班“提高一分,干倒千人”的宣传洗脑,加之身边“虎妈”“狼爸”“鸡娃”妈妈的影响,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减负”持续空转。

综上所述,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要充分发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完善对地方党委政府的考核评价,纠正其片面的政绩观、教育质量观,不把升学率作为政绩,不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将升学率作为考核、奖励学校的重要依据,消除教育评价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与干扰。另外,还要扭转社会“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从源头育人到终端用人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只有这样,校长和教师才能专心做教育,让教育回归原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词条  体系  体系词条  只是  只是词条  改革  改革词条  问题  问题词条  
教育评论春节

 春节的烦恼

春节是个喜庆的时候。作为一个老师,我却有点小烦,过得不是那么愉快。先说车。乡下平时车不多,年关一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小桥车、商务车、吉普车等应有尽有,把路堵个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