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教师“躺平”:“退出”不是“靶向药”

近日,北京丰台教育发展理事会2024年工作会召开,会上通过的《关于推进丰台区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2024年该区将加强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考核结果运用,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专家表示,实施教师退出机制,主要目的是打破教师“铁饭碗”,防止个别教师躺平,把不负责任的教师淘汰出教师队伍。同时,要注意避免增加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以及加剧教师的考核负担等现象。(1月13日 澎湃新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实行定期注册制度,建立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活力。毫无疑问,实施教师退出机制,对改变教师队伍现状、优化中小学师资配置具有积极意义。

但也应看到,“退出”意味着“撕破脸”,必须在前期大量工作无效后才可实施,而不是坐等教师“躺平”,没经任何过渡就祭出“退出”杀手锏。

客观地说,教师“躺平”原因复杂,形态多样,分布也不均匀。同时,“躺平”也真假难辨,“躺平”与“侧卧”“半躺”不好区分。在有些教师身上,可能会出现几种形态互相转换的情况。因此,治理教师“躺平”,应坚持“治未病”原则,超前干预,有的放矢,防“躺”于未然。

建立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师评价“指挥棒”。“指挥棒”震动摇摆是教师的“烦”源之一。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走出“唯分数”“唯升学”教育评价误区,建立正确的教育发展观、政绩观,为中小学校定向导航。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应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双减”政策内涵,融入教育家精神和“四有”好老师标准,建立并实施鲜明、稳定和去分数化的教师评价“指挥棒”,让广大教师吃下“定心丸”、找回方向感,帮助他们走出职业倦怠、告别职业迷茫。

营造安静的育人环境。优化教师执教环境,可以祛除职业逆反,预防“躺平”发生。地方政府要切实落实“双减”政策,引领中小学进入五育并举、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新常态。要主动落实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解除教师后顾之忧。要选好用好校长,不让“外行领导内行”,给教师添“堵”。教育行政部门要当好“守门员”,挡住各种形式主义“进校园”项目,拒绝非教育教学负担。中小学校要减少管理内耗,提高服务效能,把教师烦心事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消除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猫腻,以公平、公开、透明化解教师信任危机。要优化家校关系,化解家校矛盾,让教师挺直腰杆执教。在课后服务全覆盖情况下,要正视教师负担增加的事实,切实维护休息等相关权益。

搭建教师成长平台。缺少平台,找不到存在感、幸福感,有可能诱发“躺平”心态。因此,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要建立去年龄化和有区别的教师成长平台,助力每位教师专业成长。中小学校要根据专业技术等级、年龄特点、个人专长等,在充分尊重教师意愿的基础上,安排恰切的教育教学任务,分配相应的专业成长角色。要以理解、信任为基,赏识每一位教师,创造一切“发声”“亮相”“出彩”机会,展示教师教书育人的状态与成果。要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教师成长生态,在公平、宽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中,引领每位教师成为专业、自信、阳光、幸福的教师。

建立实施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师德师风建设不作为、软作为,必然酿成“躺平”之“祸”。中小学校应建立“养”在平时、“练”在岗位、“成”在课堂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要根据不同教育情境,就事论事,因人论事,褒贬搭配,评议结合,做好师德师风教育“微”积累,涵养高尚师德,建构良好师风。要建立实施定性定量结合、区分度高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方案、细则,以高质量的师德评价撬动师德师风建设。要用评价结果,表彰优秀教师,肯定合格教师,敲打不合格教师,防“躺”于未然。

没有哪位教师视“躺平”为荣。持续优化教师发展生态,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广大教师一定会保持奋斗者的姿态,在教育现代化建设征程中贡献智慧力量,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靶向  靶向词条  退出  退出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  不是  不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