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步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教育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乡村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与此同时,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也越发凸显:教师缺编严重,尤其是体育、美育教师;乡村学校大量撤并,学生上学距离增加,家庭经济负担也加重……对于这些问题,校长、教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专家学者纷纷建议,在经费投入、教师分配、职称指标等方面向乡村学校倾斜。
一年多来,通过增加特岗教师、定向教师培养、增加乡村学校投入、校长和教师支教、与办学质量高的学校结对等措施,乡村学校办学质量有了新起色,但仍与区域内优质学校有较大差距。
去年,县中“塌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2021年12月16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九部门公布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也就此问题建言。有的代表委员提出,要提升县中,除了全面落实公民同招和属地招生政策,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实施“县中托管帮扶工程”和“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等,坚决遏制县中生源流失,还必须在财政投入、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特别是高级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县中倾斜,要提高县中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收入,以待遇留人。
我国县中规模超过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一半,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提升县中是时代之需。但是,县域的财政有限,既要向乡村学校倾斜,又要向县中倾斜,难免会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可能两头都搞不好。因此,必须将县中振兴置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统筹兼顾,精准施策,逐步解决问题,不能为了振兴县中忽视乡村学校的发展。